新华信用·城市信鉴|京津冀晋公共信用数据共享,助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来源:新华信用  时间:2025-06-10 10:29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北京市经信局、天津市发展改革委、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山西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了信用合作共建工作方案,提出要在重点场景先行实现四地公共信用信息共享调用。我中心按照方案要求,积极开展京津冀晋四地公共信用数据共享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8类政务数据共享,初步建成京津冀晋信用信息共享和数据治理体系,探索出一条政务数据跨区域安全共享的渠道。

一、主要经验

(一)“数据总枢纽+服务总窗口”,高标准打造信用信息归集基础平台

通过建立“基于分类分级管理的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将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成为四地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的“总枢纽”和信用信息应用服务的“总窗口”。目前,天津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构建市、区、街(乡、镇)三级一体化信用目录,覆盖全市946家党政机关和公共企事业单位,涉及12.7万个行政权责事项,占全市行政权责事项的92.7%,汇聚公共信用数据50.19亿条,每日新增数据量300万条以上。

(二)“数据规范+一数一源”,高效能实现数据质量可信可控

建立公共信用信息标准规范体系和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的大数据治理体系,自主研发“数据工厂”,对全量数据进行治理和校对核验,创新“五步九环”工作法,配置检查规则和校验方法1855条,确保平台数据“一数一源、一数一治”,数据共享全链条的可信、可控、可计量,信用数据治理质效全国领先。

(三)“数据接口+共享系统”,高水平打造信息共享枢纽功能

自主研发“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成为信用数据共享服务的“共享中枢”,通过搭建物理计算和网络环境,开发配置数据接口,部署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实现系统联调与数据挂接,完成数据传输、流转任务并对外提供服务。

(四)“场景引领+协同联动”,高起点构建数据共享应用服务体系

自2022年起,四地信用体系牵头部门联合发布多个文件,建立常态化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与应用机制。为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创新对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公共应用组件进行封装与集成,引入负载均衡、内存缓存和异步处理等技术,提升平台高并发处理能力,支持海量数据限时查询、处理、共享等业务场景。目前,平台向天津市级部门开发部署113个数据查询接口,调用量达1242.21万次;为金融机构开发部署数据查询接口226个,调用量达4236.91万次,充分发挥信用数据价值。

二、工作成效

坚持“应用导向、场景驱动”,以政务数据要素的横向流通,更好服务四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

(一)赋能政务服务,助力服务事项从“多项事多头办”到“跨省通办”降本增效

创新开展以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通过监管数据“一个平台共享”实现数据“全量归集”,通过报告申请“一站式完成”实现服务“直达直办”,通过报告内容“一个标准展示”实现无违法违规情况“一纸证明”,成为我市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中的价值点与闪光点。目前,天津市已在市场监管、税务、生态环境、人力社保等40个领域,应用于上市、融资、招投标等场景,为天津市近80万市场主体和60多家政府部门提供一站式线上服务,报告下载量达到3873份,替代证明43833份,累计节省时间超过5万小时。

(二)赋能信用监管,助力资源分配从“一刀切”到“分级分类”科学提升

推进京津冀信用监管一体化协同。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签订信用信息共享协议,建立京津冀企业信用数据共享专区,深入开展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共享交换和应用。目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共享专区数据量达1500万条。此外,制定京津冀区域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联合惩戒、信用激励等工作的统一标准,推动实现三地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抽查检查结果等跨区域互认,并开展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三)赋能公共服务,助力便民惠企从“行业支持”到“融合服务”协同升级

开展信用便企惠民专项行动。在公共资源领域,支持社会机构对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提供“保函代替保证金”“保函保费减免”等服务。在交通出行领域,建立客运行业信用评价结果,共享优质企业、驾驶员名单并实施激励。目前,已共享交通领域、住建领域等信用评价结果19.48万条,提升服务资源覆盖面和均衡普惠度。

京津冀晋信用数据共享广泛与各行业领域的信用场景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当前已经为信用医疗、信用家政、信用旅游、网约车出行信用管理等10个场景提供了数据核验、信用评价、监测预警等服务,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023年,在四地信用主管部门的组织领导下,开展了社会化信用评价活动,得到了26家社会机构的积极响应,申报了42个场景的信用评价方案,每个方案都明确提出了对信用数据的具体需求。经专家评审,评选出了20个“信用+”应用场景的24个社会化信用评价活动优秀案例,在2023信用北京暨(第九届)信用中关村论坛上发布。2024年,已有京津冀晋区域的21家社会机构申报了40个信用评价应用场景。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