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监管总局将修订《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
9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对外公开发布《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2024年版)》提出,加快完善市场秩序制度规则,推动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全面深入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向平台企业开放信用监管数据;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深化信用提升三年行动等。
二、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在5省开展商标代理信用评价试点工作
国家知识产权局9月3日发布消息称,今年将选择在河北、辽宁、江苏、安徽、湖北五个省份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商标代理信用评价管理试点工作。信用评价对象包括试点省份所有商标代理机构和商标代理从业人员,信用评价设置A、B、C、D等4个等级。据了解,目前信用评价初步结果已经完成,6646家商标代理机构和10597名商标代理从业人员的信用等级分别在5个试点省份县级以上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政府网站上进行了公示,其中部分机构和人员因存在负面信用信息被扣减信用积分并调整信用等级。
三、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个体工商户的信用风险状况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9月4日,市场监管总局就《个体工商户促进发展和规范登记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定(征求意见稿)》强调,个体工商户可以在其登记机关管辖范围内申请登记一个或者多个经营场所。登记机关应当在将经营场所地址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个体工商户的监管,应当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综合运用行业自律、信用监管、智慧监管、行政处罚等监管手段,做到过罚相当、标准统一、宽严相济、惩教并举。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个体工商户的信用风险状况,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四、民政部: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不予认定慈善组织
9月5日,民政部公布新修订的《慈善组织认定办法》,进一步规范慈善组织认定条件。《办法》第五条规定了不予认定为慈善组织的4种情形其中第三款对不予认定慈善组织情形进行了完善,由“申请时被民政部门列入异常名录的”变为“申请时被民政部门列入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把严重违法失信社会组织列为不予认定慈善组织的情形。
五、国家医保局:新增五家“严重”失信企业
9月5日,国家医保局公示了截至2024年6月30日各省份评级为“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的企业名单,名单中共有28家企业。其中,四川倍聚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四川润泽源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集业药品有限公司、南宁市东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4家企业被评为“特别严重”。同时,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振东道地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安国市普天和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安徽冯了性中药材饮片有限公司和江苏康生药业有限公司5家企业,被新增至“严重”失信名单。
六、品信评估第二批三项团体标准发布
9月6日,“品信评估团体标准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品信评估对象适用范围》《品信评估机构建设规范》《品信评估师技能要求》三项团体标准。本次会议由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联合举办,我国信用领域专家、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理事、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林钧跃在致辞中表示,品信评估的标准化工作主要实现四个目标:一是为品信评估技术建立起一套标准化的技术操作规范;二是为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一项重要的技术支撑,填补了一项技术空白;三是为推动信用服务业的技术进步添砖加瓦,特别是在职业信用领域形成一种新业态;四是以品信评估技术及其标准化形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力量。
七、市场监管总局:将虚标产品碳足迹标识行为行政处罚等信息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9月9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外发布《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加强对认证活动和获证企业的跟踪指导,确保认证的有效性与公信力,严厉打击虚标产品碳足迹标识行为,有关行政处罚等信息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示。推动将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结果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采信依据,推动产品碳足迹认证标识国际互认,将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融入绿色营商环境、碳达峰碳中和、美丽中国建设等工作中。
八、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告知承诺事后核查和风险防范机制 强化信用监管
9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意见》提出,优化知识产权业务办理流程。推进容缺事项承诺办,对风险可控、纠错成本低且能够通过事中事后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的服务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服务模式,建立告知承诺事后核查和风险防范机制,强化信用监管。
九、国务院报告:加强养老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9月10日,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受国务院委托,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加强养老服务信用体系建设,禁止有严重人身侵害等违法犯罪记录人员从事养老服务。健全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完善养老社区、小微养老服务机构等新业态监管措施。强化部门联动,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推动实现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确保失能老年人照护安心安全,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十、国务院报告:积极探索托育服务领域信用管理“黑名单”监管机制
9月10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托育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指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推进托育机构登记备案、履约服务、质量安全、处罚整改等信息部门间共享,积极探索联合执法检查、问题隐患动态整治、数字化智慧化监管以及信用管理“黑名单”等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方式,使监管更加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十一、国务院:深化保险业信用体系建设
9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严禁违规跨业经营、杠杆率过高、存在严重失信行为和重大违法违规记录的企业成为保险机构主要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强化分级分类监管。健全保险机构监管评级制度,强化评级结果运用,强化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深化保险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保险机构切实维护行业信誉。
十二、商务部正式启动2024年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
9月12日,由商务部、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等11个部门共同举办的2024年“诚信兴商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拉开系列活动帷幕。今年活动主题为“诚实守信 利企惠民”,商务部将会同10个部门紧密围绕主题,开展14项专题活动,集中宣传一批信用惠企政策,发布一批诚信典型案例,开展系列“银企对接”活动,支持诚信经营者发展壮大,形成“守信受益”的正向激励。同时将组织指导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创新开展“信用惠民”主题活动,集中推出一批便民利企措施,进一步支持居民消费,助力企业经营,释放信用红利。
十三、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姚雷: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新质生产力最有力的表达
9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加快推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行动方案(2024—2030年)》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姚雷表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新质生产力最有力的表达。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具有提高市场效率、加强质量管理、促进贸易便利等重要作用。通常来说,市场信用工具、质量管理工具、贸易便利工具,通过信用赋能、质量赋能、效率赋能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其中,信用赋能,是使新技术新产品赢得市场信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为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十四、生态环境部:健全企业环保信用修复制度
9月1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部署了支持绿色发展、优化环境准入、优化环境执法、加大政策支持等4方面任务。《若干措施》强调,规范环保信用评价,合理界定评价对象,坚持过惩相当,明确评价结果适用边界条件。推进依法不予处罚信息、一定期限之前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不纳入环保信用信息范围。推广环保信用承诺制度。健全企业环保信用修复制度,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引导企业“纠错复活”,帮助企业“应修尽修”。
十五、国家体育总局:信用评价助力规范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
9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对于记者关于“如何进一步引导和规范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的服务?”这一问题,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司长张新介绍说,体育总局先后印发了《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体育培训的意见》等文件,初步形成了监管政策框架。指导各地体育行政部门研究出台体育类培训机构的设置标准,逐级压实监管责任,建立工作机制。部分地方在开展指导服务、规范人员资质、完善监管机制等方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如,建立培训机构库和从业人员“白名单”,开展培训信用评价和人员统一培训,建立监管信息库并实施培训机构台账动态管理等措施。通过对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的不断规范,努力实现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让家长买得放心,让孩子学得开心。
十六、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易贷”工作要重点做到“三个加强”
9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9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就近期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服务质效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言人介绍病指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提升“信易贷”工作水平,重点做到加强平台优化整合、加强信息归集共享、加强与金融机构务实合作“三个加强”。
十七、国家税务总局:截至8月底已有2.6万户新设立纳税人实现纳税信用升级
9月20日,在国新办举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司长沈新国介绍说,在拓展纳税信用服务方面,国家税务总局持续优化纳税信用评价方式,助力新办纳税人信用提升,截至8月底,已有2.6万户新设立纳税人实现纳税信用升级。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及商业银行,规范和优化“银税互动”,上半年全国小微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获得银行贷款1.56万亿元,同比增长7.6%,助力小微企业更好获得信贷支持。
十八、央行:推动地方政府扩大公共信息开放共享
9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介绍“两新”政策总体进展成效有关情况。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介绍说,中国人民银行完善融资服务配套机制,为提升企业融资可得性营造有利条件,指导人民银行各地分行依托地方征信平台、融资服务促进平台等,构建常态化、便捷化、网络化银企对接机制。推动地方政府扩大公共信息开放共享,建立健全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知识产权交易评估等机制,有效发挥支撑作用。彭立峰还介绍了人民银行提升风险评估和信贷技术、加强信贷产品服务创新、健全尽职免责制度等方面的工作情况。截至2024年8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授信户数超6200万户,已覆盖超三分之一经营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近50%;制造业信用贷款占比38%,过去3年提升了7个百分点。
十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支持信用良好小微企业融资
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李云泽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时表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的工作机制,把依法合规经营、有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的小微企业,推荐给银行机构。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调整风险分类标准,对依法合规、持续经营、信用良好企业的贷款办理续期,不因续贷单独下调风险分类。为确保中小微企业信贷的相关支持政策真正实施到位,总局发布了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制度,重点解决基层信贷人员开展中小微企业授信业务的顾虑。
二十、国家能源局:存在违法违规和失信行为的 纳入电力交易信用评价
9月24日,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提出,存在较严重的不良信用记录或者曾作出虚假承诺等情形的经营主体,在修复后方可办理市场注册业务。经营主体在办理电力市场注册业务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和失信行为的,纳入电力交易信用评价,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可依法依规采取将其纳入失信管理等措施。
二十一、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让诚信成为食品行业的基本信条和行动自觉
9月25日,国务院食安办联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央网信办等27部门,在京正式启动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活动围绕“诚信尚俭 共享食安”主题进行了权威发布、主题发言、案例解说和科普宣传等。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要大力弘扬“诚信”的文化理念,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始终把诚信经营放在首位,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让诚信成为食品行业的基本信条和行动自觉。要积极营造“共享”的食安氛围,各级党委政府、监管部门、食品企业、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和消费者要积极主动落实各方责任,严格监管执法,诚信守法经营,强化行业自律,开展舆论监督,增强科学素养,形成浓厚的共治共享氛围。
二十二、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鼓励开展肉牛奶牛产业专属信贷服务
9月26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提出,各地要主动开展肉牛奶牛养殖场户对接走访工作,对养殖经验丰富、饲养管理水平较高、信用良好的养殖场户建立白名单制度,鼓励银行机构在有效防控风险前提下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加强银政企户精准有效对接,对生产经营正常、信用状况良好、具备持续经营能力但暂时遇到困难的肉牛奶牛养殖场户等涉农主体,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合理展期、续贷等方式予以支持,不盲目抽贷、断贷、限贷。
二十三、第六届全国优秀信用案例暨微视频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9月26日,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组委会正式启动第六届全国优秀信用案例暨优秀信用应用场景微视频征集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泛征集信用案例和信用应用场景微视频,入选的优秀案例和微视频将在第六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布。征集活动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会同中国经济信息社各地分公司组织,截至10月20日。
二十四、国家医保局等3部门:探索将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纳入医疗保障信用管理体系
9月27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联合公开发布《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三年内逐步将相关责任人员纳入记分管理,确保平稳落地。探索将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纳入医疗保障信用管理体系,“监管到人”提高精准性。
二十五、第三届长三角信用论坛在上海举办
9月27日,第三届长三角信用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信用综合管理部门和全国信用服务行业的龙头企业、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媒体界代表等出席了本次论坛,本届论坛评选出了“2023年度长三角十大最佳信用应用案例”。论坛发还布了《长三角信用服务行业发展报告》、《信用人才评定方案》等。
二十六、市场监管总局:6项信用监管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9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称,由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经营主体信用承诺实施指南》、《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指标》、《经营主体失信信息分类指南》、《企业信用档案信息要求》、《企业信用数据项要求》、《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提供指南》等六项国家标准经起草单位调研、研讨和修改完善后,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消息称,市场监管总局将积极推动有关国家标准的审查、报批、发布和实施,充分发挥信用监管国家标准统一监管尺度、规范监管行为的积极作用,健全完善信用监管标准体系。
二十七、市场监管总局:强化计量领域信用监管
9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消息称,市场监管总局近日修订出台《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专业计量站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鼓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加强应用计量技术研究,加强民生计量、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办法》提出,进一步强化信用监管,对违反《办法》规定,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较大、受到较重行政处罚的机构,依法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二十八、财政部就《会计信用记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9月30日,财政部官网发布通知,就《会计信用记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共 14 条,明确了会计信用记录的分类、会计信用记录的时间、会计信用记录的更正等方面有关要求。此外,财政部在起草说明中强调,根据《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有关“除法律、法规或者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另有规定外,公共管理机构不得超出本目录所列范围采集公共信用信息”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只规定了会计信用记录有关要求,未明确会计信用使用等内容,待相关法律明确后,再作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