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信用北京1月5日电(分析师王尚书)2023年12月,信用领域发生了哪些大事?新华信用(www.credit100.com)进行了梳理和盘点。
一、市场监管总局积极回应大型企业信用修复需求助力企业重塑信用
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12月4日发布消息称,市场监管总局积极回应大型企业信用修复需求,已累计完成比亚迪、苏宁易购、青岛海信、唯品会(中国)、科大讯飞等十余户大型企业的信用修复,助力大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推行基于风险及信用信息评价结果的分类分级监督执法模式
2023年12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开发布《医疗监督执法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医疗监督执法工作以信用监督为基础,推行基于风险及信用信息评价结果的分类分级监督执法模式;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依规对行政区域内医疗监督执法信息进行公示并纳入诚信管理体系。
三、国务院:将排污单位等弄虚作假行为纳入信用记录
2023年12月7日,国务院公开发布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提出,加强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公开力度。将排污单位和第三方治理、运维、检测机构弄虚作假行为纳入信用记录,定期依法向社会公布。
四、国务院办公厅:完善内外贸信用体系
2023年12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的《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完善内外贸信用体系。发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用,推动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帮助企业获得更多信贷支持。鼓励内外贸企业使用信用报告、保险、保理等信用工具,防范市场销售风险。推动电商平台、产业集聚区等开展信用体系建设试点,营造有利于畅通国内国际市场的信用环境。
五、招投标中信用评价“滥用”行为或将被约束
2023年12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强调,不得将“投标人的诚信(信用)评价得分或评级达到、超过特定标准”的情况列入列为投标资格条件;政策制定机关制定涉及诚信(信用)评价的政策措施,应当平等对待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经营主体,不得强令招标人在设置投标资格条件时采用特定诚信(信用)评价结论;不得强令招标人将特定诚信(信用)评价结论作为评标标准等要求。
六、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成都召开“信易贷”全国现场会
2023年12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全面提升‘信易贷’服务质效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全国现场会。会议提出了全面提升“信易贷”服务质效,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工作要求:一是平台要整合,更好发挥数据集聚效应。二是信息要开发,确保数据准确、有效、可用。三是合作要深入,平台与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融合,做到数据通、模型通、系统通。四是功能要拓展,进一步深化“平台+政策”“平台+担保”和“平台+风控”功能应用。五是安全要保障,切实加强信息安全和主体权益保护。
七、科技部建立科研诚信严重失信“黑名单”制度
2023年12月12日,科技部公开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办法》明确,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提名真正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同时建立“黑名单”制度,对提名工作中有严重失信行为的个人、组织,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八、交通运输部等5部门:推动现代航运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
2023年12月13日,交通运输部公开发布由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提出,推动现代航运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秩序。到2035年,形成功能完善、服务优质、开放融合、智慧低碳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国际航运中心和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功能显著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现代航运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九、文化和旅游部:以信用监管不断提升监管效能
2023年12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杜江就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情况现场交流时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创新精准有效监管,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出台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制度。积极创新内容源头管理、违禁文化产品清单等精准有效管理制度。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不断提升监管效能。
十、国家数据局拟推动多领域信用数据共享共用
2023年12月31日,国家数据局公开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强调,提高金融抗风险能力,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在依法安全合规前提下,推动金融信用数据和公共信用数据、商业信用数据共享共用和高效流通,支持金融机构间共享风控类数据,融合分析金融市场、信贷资产、风险核查等多维数据,发挥金融科技和数据要素的驱动作用,支撑提升金融机构反欺诈、反洗钱能力,提高风险预警和防范水平。
十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推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信用等级评定等工作相结合
2023年12月17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组织召开的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视频会议指出,要推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安全核准、产能核增、智能化建设、信用等级评定等工作相结合。要在推进煤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上下功夫,切实通过标准化工作提升矿井安全保障水平。
十二、多部委就完善内外贸信用体系作解读
2023年12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介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有关内容时强调: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完善内外贸信用体系,推动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更好发挥信用保险作用,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内外贸一体化信用保险综合性支持力度。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负责人林少滨就《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介绍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有关情况时提出,海关将加加强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支持加快发展沿海和内河港口铁水联运,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提升物流便利性,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金融监管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就《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介绍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有关情况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切实提升保险保障能力。支持保险公司依法依规开展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业务,持续优化承保理赔条件,扩大信用保险覆盖面。
十三、国常会:加快完善社会信用等基础性制度
2023年12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加快完善市场准入、产权保护和交易、数据信息、社会信用等方面的基础性制度,积极稳妥推进财税、统计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大先行先试探索力度,把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则立起来。
十四、交通运输部:加快推进长江航运信用体系建设
2023年12月19日,交通运输部公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长江航运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从长江航运信用管理、信用评价、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信用服务、信用联合奖惩等方面提出八项主要任务。该《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长江航运信用管理基础基本稳固,到2027年,建成较为完善的长江航运信用体系,到2030年,适应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需要的长江航运信用体系全面建成。
十五、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累计为各类经营主体修复行政处罚信息85万条
2023年12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称,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累计为各类经营主体修复行政处罚信息85万条,修复经营异常名录信息480万条,修复个体工商户经营异常状态1708万户。
十六、交通部公示2023年全国信用交通典型案例
2023年12月2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消息称,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于近期开展了2023年全国信用交通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经各地推荐和专家评审等程序,交通部遴选了20则信用管理案例,并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2月21日-27日。
十七、十二部门:探索建立生活服务领域信用信息体系
2023年12月20日,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指导意见》对外正式发布。该《指导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运用数字化技术优化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提升数字化监管水平,充分利用线上监管和投诉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信息化平台,提高数字化管理效能;探索建立生活服务领域信用信息体系,归集相关企业信用信息,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十八、国家新闻出版署拟建立网络游戏信用制度
2023年12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在官方网站就《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管理办法》提出,国家出版主管部门建立网络游戏信用制度,将违法违规网络游戏出版经营单位列入警示名单,实施前置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联动处罚机制,对违法违规网络游戏出版经营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实施信用约束。
十九、国家发改委:探索在大湾区内符合条件的区域试点开展跨境征信合作
2023年12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开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探索在大湾区内符合条件的区域试点开展跨境征信合作,建立粤港澳征信产品互认机制,提升跨境融资信用服务能力。《行动计划》强调,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加大拖欠企业账款清理力度;营造规范便捷、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全面实行基于企业信用的行政许可告知承诺改革;营造公平公正、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提升监管质量和效率。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借鉴港澳信用建设经验成果,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和使用,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信用修复机制。
二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加快推动《社会信用建设法》等出台
2023年12月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时指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更大实效。研究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加快推动《社会信用建设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出台,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强化政府制定标准管理,进一步完善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
二十一、国家发改委拟将信用承诺引入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中
2023年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就《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管理办法》提出,项目单位应当按程序向省级发展改革委报送资金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承诺函和综合信用承诺书;综合信用承诺书应包括承诺申报材料真实,项目单位未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按照投资计划推进项目建设,及时准确上报进度数据和信息等。
二十二、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强化信用激励约束作用 健全“三书一函”督促落实机制
2023年12月27日至28日,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作工作报告时指出,将健全“三书一函”督促落实机制,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完善监管制度规则,强化信用激励约束作用,着力提高智慧监管能力,统筹做好案件查办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二十三、国家发展改革委: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和招标投标领域信用管理
2023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在山东省济南市组织召开的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暨招标投标专项治理现场会上指出,进一步强化监管创新,规范信用管理,加强评标专家管理,推行数字化监管,完善全周期全链条监管机制。
二十四、国知局:开展信用评价管理试点工作 四种情况不予信用修复
2023年12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公开发布《关于开展商标代理信用评价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开展商标代理信用评价管理试点工作,试点地方包括河北、辽宁、江苏、安徽、湖北五省。
试点期限1年,自2024年1月1日起开始采集商标代理信用信息,2024年7月1日对外公布评价结果。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根据试点情况,适时推广施行商标代理信用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信用监管机制对规范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二十五、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发布声明 提醒消费者警惕借“征信修复”敛财诈骗行为
2023年12月29日,针对近期发现的关于诈骗分子以“消除网贷查询记录”为名,骗取公众钱财,实施诈骗活动等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郑重声明:征信中心互联网平台提供个人异议申请服务,该项服务不向信息主体和其他主体收取任何费用。任何提供所谓“征信修复”并借此敛财的均为诈骗行为。
征信中心提醒:信息主体认为信用报告中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可以登录互联网平台提出异议申请。异议申请受理后,将交由业务发生机构进行核查,并自收到异议之日起20日内答复异议申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