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傅,不好意思,我视力不好,等我一会儿……”当一辆正常行驶的公交车平稳进站后,站台上一位戴墨镜的乘客引起了车长的注意。“慢点,我来扶您……请您坐稳扶好,请问您在哪一站下车?稍后我来帮助您。”当听到乘客视力不好后,车长立刻起身对乘客进行帮助,并询问乘客的下车站点,对行动不便的乘客进行全程守护。
这不是真实的运营现场,而是一线公交车长通过“现场模拟”以及“换位体验”的形式开展的服务技巧提升专项学习培训活动。近日,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B11路党员车长周海燕来到航海东路公交站,就怎样才能提升公交车厢服务质量开展了一场车厢内的激烈讨论,并针对“曹瑞娟工作法”进行了一次现场实践、换位体验,旨在进一步提升车厢服务水平。
在B11路党员车长周海燕的带领下,大家分别体验了老年乘客行动不便以及盲人乘客在日常出行时所遇到的实际困难,以及一线车长应如何做到行车“三稳”,善于运用服务、安全、节能、创新“四位一体”的曹瑞娟工作法精神内涵,树立打造舒适公交、提供愉悦出行的工作目标。
城市公交作为城市的形象和名片,公交车不但承担着对广大市民迎来送往的重要职责,更肩负着保障市民品质出行的重要使命,因此,持续提升服务品质就成为了一线公交车长应重点把握的常态化课题。
“曹瑞娟工作法中的精神实质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做到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奋发向上的实践精神、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以及真情感恩的初心思想,而我们今天就是以模拟实践的形式来感受如何才能够最有效的提升车厢服务质量……”在周海燕的带领下,一线车长认真倾听周海燕的相关讲述,认真记录知识点,并在日常工作中学以致用。
作为一线公交人,积极为广大市民营造舒适、愉悦的公共出行环境,以奋发向上的劳动者精神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出行体验,是每一位的公交人的责任和使命,同时,还应重点提升创新意识和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向全市人民展现郑州公交人的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时代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