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人群乘坐公交车到底有什么困难?哪里不方便?
3月2日,郑州公交B201路的几名公交车长在长椿路开元路场区内,根据在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特殊人群的乘车情况,开展了一场特别的换位体验。
据了解,这几名B201路公交车长利用休息的时间开展“换位体验”活动,其中主要是以盲人、乘坐轮椅的乘客、拄拐乘客、孕妇等特殊乘客的身份进行模拟体验。
体验中,一名车长说:“当我把眼睛闭起来的时候,周围一切都是未知的,走起路来特别没有安全感,不知道前方到底是什么样的路况。”
车长模拟盲人乘客上车,尽管有车长在旁边搀扶着,但从车下到车内,还是不敢大步往前走,而是一直小心翼翼地往前摸索着,直到坐下来,才放松下来。
不一会儿,又上来了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孕妇”,这名“孕妇”是由一名男车长所扮演。
他是第一次体验孕妇的角色,身边没有任何人提供帮助。他一个人上车,站在人群中,跟随着公交车来回晃动。
第二次体验当中,公交车一开门,车长便赶紧从驾驶室内下来搀扶他上车,一进入车厢,车内的“乘客”都纷纷给他让座,这不仅让这名“孕妇”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帮助,并安全坐在了座椅上,并且整个车厢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我这次是反串换位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到她们在乘车时的困难在哪,在以后的运营中,我们才能提供最温暖、最贴心的服务与帮助。”他说。
车长许丽静说,通过“换位体验”活动的开展,角色互换,让大家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运营中特殊人群乘车的情况,了解到他们在乘车过程中有哪些不方便,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也是郑州公交行业全国劳模曹瑞娟的“曹瑞娟工作法”在公交车厢内的实际运用,那就是,用实际行动帮助乘客,给市民乘客提供一个舒心的乘车环境,全面提升乘客的幸福感。
参加体验的车长们纷纷直言,特殊乘客乘坐公交车真的太不容易了,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们一定会给乘客更多的关心、关爱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