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全力以赴 做好重建——郑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多措并举保证交通顺畅
来源:今日头条  时间:2021-08-11 16:21  
在郑州市交通运输局领导下,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统筹调动各种抢险力量,积极开展防汛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国省干线公路25条全部通行,农村公路(县、乡、村)均可通达。

7月18日至21日郑州持续遭遇极端特大暴雨,引发桥梁冲毁,公路坍塌、山洪、泥石流等重大灾害。汛情发生后,郑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领导现场指挥,全市交通公路系统职工奋战一线,加强道路巡查保通,组织抢险救灾,确保了郑州市普通公路安全畅通。灾后,在郑州市交通运输局领导下,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统筹调动各种抢险力量,积极开展防汛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国省干线公路25条全部通行,农村公路(县、乡、村)均可通达。


暴雨以来,郑州市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灾后损毁共计8086处。近期,各县区公路局累计出动防汛人员65947人次,投入装载机、挖掘机、应急抢险车辆等设备15449台次,处置道路险情6055处。

一、及时组织抢修,全力以赴保障道路畅通。

(一)国省干线公路方面

按照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要求,积极开展国省干线公路水毁抢修工作。一是积极协调勘察设计部门。对比较严重部位的水毁,由设计单位现场进行查看并出具设计方案。下一步督促设计单位加快完成设计方案编制工作。二是先保通、后抢修。对已断行路通修建保通路或者临时路保证通行。三是先重后轻。先行对重点路段路面、路基及桥梁附属结构冲毁等先行处理,保障不引起二次灾害。后对受灾较轻的边坡及边沟等部位进行处理。四是开展灾后排查工作。对前一阶段遭受洪水浸泡、冲刷的路基、桥梁、涵洞等设施加强巡查检查,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并逐步开展灾情评估工作。重点对强降雨浸水路段、重点统计重要河流、泄洪区冲刷受损的桥梁进行检测。


(二)在建工程方面

灾情发生后,中心主要领导奔赴项目一线,现场指挥,立即行动。按照河南省交通厅、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郑州市交通局要求,结合项目实际,印发了《郑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关于做好在建项目抗洪抢险及恢复生产工作的通知》,指导、规范各项目部开展防汛救灾工作。同时组织各项目实时观察水情,做好灾情及抢险工作的统计上报工作,为全市抗灾工作统一部署及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退水后,及时组织专业检测机构利用三维探地雷达检测项目地下空洞,避免次生灾害发生。随着新冠疫情近期反弹,根据全市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做好工地疫情防控工作。


(三)农村公路方面

7月31日,农村公路(县、乡、村)均可通达,金水区、管城区、惠济区、航空港区及新密市、登封市、新郑市、中牟县8个区(县、市)农村公路客运班线已基本恢复运行。主要做法是: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灾毁抢修工作,按照"先易后难、急事急办"和"先抢通、后修复"原则,全力抢险保通,加快推进灾毁抢修工作;二是开展核灾工作。组织各区、县(市)对农村公路受灾情况进行实地核查,一一核实水毁路线、桩号、类型、数量,查实水毁损失并及时上报;

三是全力抢险保通。依据郑州市有关应急工程的施工程序,选择资质良好、信用等级高的施工单位进行道路抢修抢通,确保工程质量;四是及时排险除患。对存在隐患的路段,及时排险除患,采取必要的临时防范措施,及时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落实人员严密监测,防患于未然;开展探地雷达检测地下空洞,预防路基塌陷等次生灾害;五是全监督和疫情防控统筹兼顾。要求所有施工人员持核酸证明,扫健康码、量体温上岗,安全部门对各施工工地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督导。下一步我们将建立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库,实事求是统计灾毁损失,制定灾后恢复重建方案,明确责任和时间要求,加快灾后重建进度;加快灾毁道路及桥梁特别是长时间浸泡的道路桥梁安全检测及评估,确保灾后农村公路交通安全。


二、积极申请应急物资,协调救援力量。

(一)申请应急物资,紧急调拨使用。灾情发生后,紧急向河南国家区域性公路应急救援中心申请挖掘机、钢便桥、模块化桥、推土机、自卸车等50台大型抢险救援装备,向市交通运输局申请发电机、水泵等32台应急设备,第一时间将物资调配至受灾严重的巩义、荥阳、新密、二七、登封等地,推动了断行道路的快速抢通和群众救援物资的快速输送。

(二)联系援助力量,开展地下探洞。受雨水冲刷的影响,部分道路地下被"掏空",路面悬空,为了预防路面坍塌等次生灾害发生,郑州市交通运输局和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紧急联系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请求支援。郑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分别于7月26日、7月30日印发了《关于开展探地雷达检测普通公路地下隐患的通知》、《关于开展第二批探地雷达检测普通公路地下隐患的通知》。7月26日,探地雷达支援团队携带先进的专业装备和仪器分批次赶赴郑州后,已陆续全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进行地下空洞探测,并提供技术咨询指导。截止目前,14支探地雷达支援队共计探测道路487.1公里,累计布设雷达线1696.6公里,共发现空洞、脱空、疏松地121处。

三、下一步工作部署

(一)严抓安全管理。抢险人员注意自身安全防范,严禁涉险作业。临时抢通便道和存在隐患的道路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增设交通安全设施,落实人员严密监测,及时排险除患。

(二)开展灾毁评估。尽快摸清灾毁情况,建立工作台帐,开展技术评估,跟进项目申报,重大灾毁设施长远考虑,尽快实施灾后重建,恢复和提高公路通行服务和防灾能力。

(三)确保工程质量。质量安全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坚持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科学有序推进灾后重建工作。

(四)加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及时获取、发布各类预警信息。一旦发生险情,坚决即时启动相应等级响应。

(五)加强应急值守,第一时间上报重大灾情,准确统计灾害损失,及时报告交通阻断和抢险保通等情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