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晚报】不让座事件中需警惕的舆论戾气
来源:【郑州晚报】  时间:2014-09-12 00:00  
    9月9日,一位近70岁的老人,在公交车上因为座位与一位年轻人发生争执并肢体接触,之后老人躺到公交车上,抢救无效身亡。两日来,本报对该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网友们也纷纷就公交车上年轻人该不该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置评。
    昨日上午,郑州50余位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的老人,拿着“老年人要给年轻人让座”的牌子,站在公交站台边上,提醒上车的老人,不要和年轻人争位,要力所能及给年轻人让位,“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太大太累,给他们一点休息时间吧!”
    世上的事情,并非一定都是非黑即白,还有灰色地带存在。公交车不让座事件,亦是如此。对于旁观者而言,冲突双方任何一方的表现,都不能简单放大成为整个事件的责任,继而演绎出类似“坏人变老”,抑或年轻人没有道德感的推论。从个体角度而言,此一事件,更多的意义仅仅指向个人的道德感,而不可能成为一个放纵自我的例证。毕竟,他人的表现,不负有群体义务。围观者更应保持的精神是基于真相与责任发问,而非急着下一些类似“见到老人不能扶”的断言。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对社会风气而言亦同样适用。当旁观者一个又一个地如多米诺骨牌般认可所谓的“坏人变老”或“老人变坏”,社会风气也许真的会循着这样的路径演进。因为你怎样看待别人,别人就怎样看待你。自证预言理论告诉我们,我们对他人的评价方式,终将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并最终影响到他们对我们的评价。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也许会因为这种刻板成见,而陷入一种互相排斥的境地。年轻人看不惯老人,老人又看不惯年轻人,信任的共建变得岌岌可危。
    因而,围绕这样的事件,需要反身的是我们的围观态度。为何面对一起冲突,我们不能保持足够的审慎思考,言语之间何以有如此多的戾气存在?上网一搜不让座事件,一些网友的评价充斥着,所谓的“不作死就不会死”,扑面而来的暴戾,值得我们深思。老人已经去了,人们在谈论此事时,应该保持一种对亡者的尊重,讲究一下“尊老”的美德。
    没有一个年轻人不会老去,老年人在公交车上的需求,终有一天,我们每个年轻人也会面临。也许因为日常生活的奔波,年轻人真的很需要坐下来好好歇息,也无暇给老人让座,但请学会的是,在围观这样的事件时,少一些暴戾的批判。你未必能做到每一次都让座,但至少应该学会容忍与包容的精神,克制表达自己的意见。毕竟,逝去的是一条生命,再多的理由,也请不要随口而出。
    针对不让座事件的责任分析,是法律的事情。但学会在一起公共事件中,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却是公共话题。类似“坏人变老”、“老人变坏”,看似是从个体事件中衍生而来的讨论,其实所折射的不过是话语权的代际传递。时间之轴往前推些年,舆论批判的群体不正是年轻一代“80后”、“90后”?以此而言,涉及公共事件以及群体的讨论,确实需要走出这种似是而非的口水症结,谨慎将个体责任上升为群体表现。谁都有年轻的时候,谁也都有年老的日子,向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的老人学习,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才能为彼此带来更好的生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