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瞒着家人锻炼俩月 救个陌生人
来源:【河南商报】  时间:2015-07-27 00:00  

他叫陈浩,是郑州市公交一公司一名车长,也是河南省公交系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
直到他要住院了,家人才知道捐献的事儿 “虽然不知道对方是谁,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陈浩,32岁,郑州市公交一公司一名普通车长。但从7月22日起,他变得不再“普通”——成为河南省公交系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
    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他加强锻炼两个多月,又在病床上躺了4个小时,但在他看来,“4个小时救人一命,值!”
    加入中华骨髓库
    “说不定哪天能救人一命”
    稍黑的皮肤、壮硕的身材、笑起来眯成缝的眼睛……7月22日上午8点半,躺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病床上的陈浩,爽朗地对前来探望的同事打着招呼,“哎呀,哥、姐,大热的天还让你们跑这么远来看我啊,哈哈……”
    “总是这样,开朗乐观,工作认真又乐于助人。”把鲜花放到床头,车队书记胡洋想去握他的手,却发现他手里捏着一个塑料球,“医生说怕我手麻,让我拿这个活动活动。哈哈,你握不成了。”
    两个胳膊都插着管子的陈浩显得很是轻松,“不疼不痒的,没啥感觉。就是医生说要躺4个小时,有点难熬。”“不过有你们在这儿陪我说话,很快就过去了。哈!”
    有从军经历的陈浩为人直爽随性,“也没有说是刻意地去做这件事,跟平常献血一样,都是见到有献血车了就上去抽一管。”而加入中华骨髓库,也是在一次献血的过程中,他偶然为之,“当时就觉得先存着吧,说不定哪天就能救人一命。”
    捐献造血干细胞
    他是省内公交系统第一人
    无心插柳柳成荫,一年前的一个行动,演化成了一个善举。
    当接到中华骨髓库河南分库打来的配型成功的电话时,陈浩的唯一反应就是:“哦,是吗?那好啊”。
    之后的两个多月,陈浩有意加强了锻炼,上下班不再开车,蹬起了自行车,“得把身体锻炼好,给人家提供更好的‘货品’呀。”军人的底子加上锻炼和注意饮食,陈浩很轻松地通过了复检。
    “两个月下来,我的身体练得更好了。”不管啥时候,陈浩貌似都很“知足常乐”,在病床上躺了两个小时后,手脚有点酥麻,听着身旁抽血机器嗡嗡的转动声,他神情郑重了很多,“虽然不知道对方是谁,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躺4个小时救人一命,值!”
    不光是陈浩不知道对方是谁,就连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文梅英也不晓得,“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都是处于‘双盲状态’。”但文梅英认为,能加入中国骨髓库的人,都是有爱心的人、无私奉献的人,“没人会在意对方是谁,自己会得到些什么。” 
    而经过检索,文梅英竟然发现,陈浩在无意中创造了一个第一——全省公交系统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
    直到要住院了
    家人才知道捐献的事儿

    陈浩这个“第一”可把家人吓得不轻。从他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一直到入院接受打针复检,妻子王晓红都被蒙在鼓里,“突然买了辆自行车,还说他要加入骑行队。”直到陈浩要住院了,王晓红才知道,“会不会对身体有啥影响?”
    陈浩把自己从网上查的东西给妻子讲了大半个晚上,妻子还是担心不已。直到22日上午,王晓红还把两个孩子都带到了病房,希望陈浩能改变主意。
    文梅英拉着她的手好一通解释,“说是捐骨髓,但根本不是想象中的敲骨吸髓,也不用做手术。跟平常抽血差不多,也就相当于从很大一棵树上摘一片叶子而已。”而这片叶子,却能给另外一个人带去生的希望。
    陈浩年过花甲的父亲陈吾增也是两天前才知道这件事,“昨天晚上一夜没睡,换了三个房间都睡不着。”陈吾增放心不下,一大早就赶到了医院,看到儿子状态一直不错,心才放了下来,“我们都是农村人,也不懂那么多的大道理,他这也是做好事,就当是为下一代积福吧!”
    中午12点,捐献完成。一直等候的红会工作人员将陈浩的“生命种子”装箱,送往北京,也送去了一个生的希望。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