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公车公营”能否解出租车之痛?
来源:【河南日报】  时间:2015-07-23 00:00  
    冻结19年后,郑州出租车终于要添新丁了。6月中旬,郑州市宣布,今年将新增300辆出租车,全部采用“公车公营”的模式经营。
    在国内多所城市出租车与“专车”摩擦不断的背景下,郑州市此举一经宣布便引发多方关注。“公车公营”的模式具体如何操作,是否会对现有出租车经营构成冲击,出租车又该如何应对“专车”的挑战?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解读
    新增车辆面向出租车公司招标,经营不限于港区
    7月21日,就新增出租车的相关问题,郑州市客运管理处综合管理科副科长张自力进行了回应。
    之所以19年没有增加出租车,是因为郑州出租车曾经长期过剩。张自力说,早在1994年,人口不足200万的郑州市,出租车数量就达到了7037辆,出现了运力过剩的情况。无奈之下,郑州市采取了“运六歇一”政策,所有出租车每周必须停运一天。到了1996年,郑州市出租车数量更是达到10607辆,运力过剩的问题更为突出,“拉不住活”成为的哥们共同的反映。“运六歇一”政策延续到2011年元旦才彻底取消,一次性释放出了2000辆的运力。
    随着郑州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外来人口不断增多,打车难的问题开始凸显,增加出租车开始被提及。目前能找到的增加出租车的依据是,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在1995年联合发布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出租车数量“大城市每万人不宜少于20辆”,郑州以800万常住人口计算,应具有出租车1.6万辆,缺口约5000辆。
    在此背景下,2012年郑州市发布《畅通郑州白皮书》,确定从2012年~2014年每年增加300辆出租车,但此后该方案一直停留在文件上,直到前不久才重新提上日程。
    张自力介绍,郑州市区现有46家出租车公司,10608辆出租车,2.5万名从业人员,其中97%以上车辆属于个人买断、挂靠公司经营。拟新增的900辆车辆要全部采用“公车公营”的模式。他解释说,所谓的“公车公营”,就是公司化运营的模式,与挂靠经营最大区别是,出租车的经营权、车辆将归公司所有,由公司出资购买并实际经营,且经营权不得转让。具体地说,政府将采用服务质量招标的形式,将新增车辆的特许经营权,面向符合条件的出租车企业进行招标。
    为什么要采用“公车公营”模式?张自力介绍,挂靠经营情况下,出租车公司对运营个体的约束力有限,主管部门面对的运营个体数量庞大,规范化经营上力不从心,出租车行业屡遭投诉的拒载、服务不规范均与此有关。另一方面,全国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出租汽车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鼓励通过服务质量招投标方式配置出租汽车的车辆经营权。
    对于之前“新增车辆限于港区运营”的说法,张自力进行了澄清,“目前港区尤其是机场周边出租车缺口更大,因此要求新增车辆必须到港区、机场、火车站等运力紧张的区域开展定期服务,但其主要经营区域还是在市区”。
    首批300辆车何时能上路营运?张自力说,新增车辆的具体实施方案已经上报给郑州市政府,还需要等待批复,“应该是年底前能落实”。
    反应
    赞成声居多,出租车公司“望眼欲穿”
    7月20日早上7点多,站在郑州市中州大道与福彩路交叉口,李先生等了快20分钟,也没拦住一辆出租车。“要说这地方也不是太偏,但每次打车都要等好长时间,要增加出租车,我举双手赞同。”
    在多个出租车司机聚集处,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多名出租车司机,普遍反映较为平淡。“雷声大雨点小,说好几年了也没见落实”,“现有一万多辆,增加个三五百辆没啥影响”,“路堵成这个样子,再增加多少辆都没用,还是打车难”,“出租车生意都快被黑车、专车抢完了,再增加车辆会更难”。
    的哥王国顺,对“公车公营”表示出了欢迎。“‘公车’的投放,就像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一样,能够抑制出租车牌照价格的疯涨,让炒牌照者退出市场,出租车回归正常经营。”他说,今年以来,郑州市出租车牌照转让价格首次出现下降趋势,“原来基本上是七八十万,最高的卖到90万,现在下降到四五十万,并且是想卖的人多想买的人少”。
    “我们出租车公司都等的望眼欲穿了。”河南中原汽贸集团汽车出租租赁公司总经理吴先玉说,郑州市的40多家出租车公司都盼望着新增出租车能够早日落地。虽然现在的出租车公司也有几百辆甚至上千辆但都是挂靠经营,公司提供行业及公安年检业务,每月向每辆车仅收200元左右的管理费,这使得出租车公司经营困难,几乎难以为继,更 不要说规范运营、提高服务质量了。如果采用公车公营就能够大大提高出租车公司的实力和话语权。
    效果
    想缓解打车难效果有限,如何应对“专车”还得摸索
    记者上网发现,增加出租车数量来应对打车难,成为国内不少城市近几年共同的选择。
    西安市在2011年一次性投放1053辆出租车,合肥市2013年宣布增加1000辆新能源出租车,但受限于充电桩建设推进缓慢等因素,目前投放市场500辆。据两地媒体同行介绍,新增车辆均没有明显改善打车难的问题。我省的洛阳、开封、新乡、许昌等地近几年也纷纷增加了出租车运力,但对于改善市民打车难同样效果有限。
    张自力坦言,仅靠增加出租车数量来解决打车难的问题,确实不现实。增加900辆出租车只是郑州出租车改变的第一步,看市场反应后再做出调整。由于专车的加入,眼下出租车的情况比以往更复杂,改革需要更积极稳妥推进。
    在采访中,无论是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公司还是运管处,谈得最多的是“专车”对出租车行业带来的冲击。开出租车快20年的的哥崔长江说:“大家对增加出租车倒没啥意见,游戏规则一样,都是公平竞争,意见大的是专车和黑车,他们基本上没门槛、低成本,来抢我们饭碗。”记者了解到,滴滴、神州、一号等专车公司都进入郑州,虽然运营的专车数量随时都有变动,但估算出的数量有几千辆。
    记者了解到,郑州市交通委也正在积极推动出租车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电召中心、监控中心和数据中心,正在为出租车加装智能化终端,预计将在7月底完成。届时,市民通过电话预约叫车或者手机下载APP自助召车都有望实现。
    “不管怎样,有改变总归是好事。”参加过多次出租车改革座谈会的王国顺如是说。③6
    郑州出租汽车 大事记
    1988年10月 郑州市客运管理处正式挂牌成立。此时,全市拥有出租车300余辆。
    1994年~1995年 郑州出现了“面的”发展热潮,前后两次共增加4000余辆,并成为郑州主导车型。
    1994年6月 郑州市出租汽车首次实行“运六歇一”制度,直到2011年元旦,这项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1996年11月 举行了郑州出租汽车第一场经营权有偿使用拍卖,投放200个指标,经举牌,卖出71个。当时的经营权每个5万元。此后,郑州出租车数量达到10607辆。
    2012年 郑州首届“文明的士之星”评选中,奖励增加了1辆出租车,出租车数量停留在10608辆。
    2012年11月《畅通郑州白皮书》发布,市政府提出3年内市区每年将新增出租车300辆;但一直到2015年6月,才宣布启动。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