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智慧交通 让我们越走越轻松
来源:【河南日报】  时间:2015-03-27 00:00  




在郑州BRT站台内,GPS电子屏不断提示公交车车次信息,使候车变得轻松。
  

 

    ●手机查询,网络购票,公交定位……如今我们的出行变得很“高大上”。
  ●一张卡可以乘坐地铁、公交和出租车,越来越“智慧”的城市交通让我们行走得很轻松。
  ●更加便捷,更具品质,未来的出行方式,将是智慧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
  一位市民的“智慧”出行
  3月21日上午6时30分,李伟就起床了,因为要回开封的家,他订了7时48分的郑开城际高铁票。
  李伟并不着急,因为前一天晚上已经在12306网站订了票,他只需提前十分钟到达郑州东站取票即可。简单收拾后,他先乘坐公交车到了紫荆山地铁站,随后又乘坐地铁到了郑州东站,只用了不到50分钟时间。乘坐高铁41分钟后,他已到了开封市区。
  “真正有了郑开双城生活的感觉。”李伟说,他是开封人,但在郑州上班,每周末必回开封。以前郑州没有地铁、城铁时,都是坐火车或者郑开公交回家,但那个时候,坐火车得提前两三个小时去赶车,还得排队买票,还不一定能赶上理想的车次,坐公交也得提前一个多小时去,但基本上回趟家路上需要折腾两三个小时,其间等车、排队的时间“长得令人崩溃”。
  李伟说,现在的交通发展越来越智能化了,给大家的出行也带来更多的方便和舒适。以前都是赶到车站售票厅去排队买票,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网上购票,还能根据车次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省去了很多劳累和烦恼。“我一路戴着耳机,听着歌,一会就到开封了!特别享受这种赶路的过程。”
  现在很多人都和李伟一样,出行前都在网络上或者手机上查询车次,然后直接购票,再根据车次的时间去安排出行,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我对现在的出行购票方式真的很满足,因为以前在火车站大厅排队的感觉太绝望了,我曾经排过7个小时到窗口,结果没票,那种感觉简直让人欲哭无泪!”郑州市一位70后公司职员对记者说,回首10年前的交通出行状况,和现在简直没法比,以前出个门不仅耗费很多时间,效率既低还很难受。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开始借助网络来提升乘客体验,从飞机票到火车票再到汽车票,都开通了网络购票,还有不少开发了手机APP等应用软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出行规划和安排。
  面对越来越方便的出行选择,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得“高大上”。
  城市交通越来越“智慧”
  3月24日上午8时24分,郑州市北三环金明路BRT候车亭内,正值上班高峰期,亭内候车的人很多。家住附近的张瀚不时抬头张望着上方的一个液晶提示屏,关注着他要乘坐的B53还有几站才能到达。
  张瀚现在很喜欢乘坐BRT去上班,他喜欢那种候车“尽在掌握”的感觉。“坐普通公交车,等车是最痛苦的一件事,有时候等半个小时还不来,也不知道等多久。”张瀚说,在BRT站台等车,可以通过提示屏或者电子触摸屏查询公交车的详细情况,使候车变得轻松起来。
  记者从入口处刷卡通行,进入BRT金明路站站台,GPS电子屏上显示:“B52路还有2站到达本站,距离本站1.3公里。”一串实时滚动的红色小字,在提醒着乘客候车时间。此外,通过电子地图,更能直观地看到线路走向和车辆位置,等车的乘客对公交车什么时候能来心中有了数,改变了以往盲目等车的情况。
  近日,一些郑州市民在乘坐出租车时发现,部分出租车的车顶灯和空车灯变了样,车内仪表台更显豪华,行车导航、摄像头等装备一应俱全。
  这是郑州市出租车正在进行的“智能车载终端升级”。据了解,这个“智能交通信息化系统”十分庞大,单是出租车内新增装备就组成了管理、报警、刷卡和收费四大系统,其中包括税控机打发票计价器、摄像头、LED显示屏、报警器、服务评价器……这些高科技装备的投入,将建成数据资源、监控指挥和电召服务三大中心。自4月1日起开始,预计7月份之前,全市10608台出租车将全部改造完毕。新升级后的出租车,不仅可以只能导航、保持行车记录,还可刷卡付费,并机打发票,还可利用刷卡器对出租车司机进行评价。
  一个背景是,2011年4月,《郑州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初步设计》获交通运输部批复,郑州市成为全国15个出租汽车信息化试点城市之一,郑州市出租车行业的信息化终于步入全国出租车行业前列。
  “90后”上班族孙涛则更为时尚,他在去年就开通了手机绿城通服务,每天只需用手机一刷即可乘坐地铁和公交。2014年6月,由郑州城市一卡通公司和郑州移动公司联合开发的基于手机实现的公交、地铁刷卡服务正式开通。据介绍,手机绿城通将城市一卡通应用与手机应用进行紧密结合,通过智能手机完成乘坐公交、地铁的刷卡服务,实现“一卡多用”、“一卡通用”。
  “现在郑州,感觉交通工具的发展越来越高科技化了!”孙涛说,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郑州城市交通的步伐也很快,很多其他大城市有的基本上都有了,感觉还是蛮好的!
  “互联网+”让城市交通更智能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引发社会各界热议,更激发了城市交通领域的融合激情。
  事实上,在此之前,城市交通与互联网的融合已经风生水起。用手机查询公交车还有几站到站、足不出户查询车辆违章缴纳罚款……随着互联网发展及城市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群众的出行愈发方便。
  而在深圳有“交通在手”、公交车实时查询;上海已推出“上海公交”APP;香港有“香港乘车易”、“香港行车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实现城市大交通与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已成为当今城市交通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有专家预计,“互联网+城市交通”的模式,在未来几年将成为打造智慧城市产业、推进智能交通建设的重点。
  “互联网+城市交通”模式是通过构建数字化的交通运输系统、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高效适配,将人和各种交通工具、信息源连接在一起,实现高效匹配和人性化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互联网+城市交通”的模式,将盘活现有的公共资源,构建新的商业模式,塑造新的生态体系,并且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将大大便利市民群众的出行。
  “互联网+城市交通”模式究竟是什么样子?来自天津的答案似乎有一定的代表性。天津市工信委去年拟定的《天津市新一代信息服务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对“互联网+城市交通”模式给出了“顶层设计”方案,这份“方案”指出,启动“智能交通”升级工程方面,将推广电子站牌、移动支付和统一结算平台,建设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交通引导系统,开展智能泊车、公共交通行驶信息引导试点应用,实现交通运输要素的智能识别、指挥调度和应急响应;并在公共交通和货运交通中推广车联网、车辆智能终端等智能化应用。
  未来的交通有多“智慧”?
  住在郑州高新区的王浩浩经常走绕城高速上下班,以前上下高速口是他最头疼的事情,因为一遇到高峰期就排队很长,通行非常缓慢。但现在他却不会为这个担忧了,去年他为车安装了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上下高速口不用停车即可完成,不仅快速高效,感觉还很爽。
  而ETC是中国智能交通(ITS)最直接的用户体验,目前我国的ETC已经在29个省市全面应用,覆盖了10万公里高速公路,用户超过1300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对交通行业的影响在逐步深入,中国智能交通持续创新,已经取得了一定突破性地进展,那么,日益“智慧”的城市交通究竟是什么样子?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昌顺指出,近年来,智能交通发展方式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在智能手机和无线互联网开始普及以来,互联网的体验型应用越来越渗透到智能交通中。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深度融合,成为社会交往和互动的一部分,重视用户体验也是智慧交通发展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接下来,中国智能交通之路往哪里发展?对此,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笑京认为,下一个阶段,中国智能交通之路将体现在交通治理体系和管理方式创新,以及车路合作和智能驾驶技术商业化加速。
  令人期待的是,由于高速无线局域网技术和标准正逐渐成熟,车与车、车与路之间可以建立起稳定的通信链路,特别是汽车智能化和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为车与车、车与路之间的信息互联提供了应用场景。
  “随着人工智能和控制技术的日趋成熟,互联网巨头和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快无人驾驶技术的相关研究及测试,自动驾驶技术将逐渐走向成熟,将为道路交通运行和组织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王笑京描摹着未来这样的生活场景。更加便捷,更具品质,这样的出行方式,永远是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的方向。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