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10中牟境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二次公示
来源:交建投公司  时间:2014-04-21 00:00  

G310中牟境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基本编制完成,为贯彻落实环发[2006]28号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现就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况

项目名称:G310中牟境改建工程

建设地点:郑州市经开区、中牟县

项目概况:G310中牟境改建工程起点位于中牟县小李庄现国道310中牟开封交界处(对应G310桩号约K552+333),接G310开封境改建终点,沿现有G310向西跨过西干渠后在现状潘韩路东侧折向南,在郑庄北侧上跨郑民高速,在周庄南侧折向西,之后路线沿郑民高速南侧一路向西分别跨过贾鲁河、小清河,经东营、马家,在姚家北侧上跨S223,之后路线向西进入规划中的中牟汽车产业园区并沿园区北侧向西跨过南干渠,经刘庄、东赵、黑牛张,在坡刘村东南设港区北互通与规划中的国道107线郑州境东移改建工程立体交叉,后向西经前王、祥符卢,在席庄前后分别上跨四港联动大道和京港澳高速,在祥云寺以东先下穿在建的郑州至新郑机场城际铁路,之后紧接上跨机场高速,最后在祥云寺西侧中牟县与郑州市管城区交界处到达本段终点。

G310中牟境改建工程里程全长38km,拟采用六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指标,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33.5m。项目投资估算总金额为194942.61万元,预计20146月开工,201512月建成通车,工期18个月。

项目沿线主要敏感点为郑庄、周庄、刘庄、黑牛张、祥符卢、祥云寺等。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为施工期噪声、施工扬尘、土方开挖、拆迁建筑物等,以及公路运营后车辆运行产生的路面径流、噪声、尾气等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3.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3.1.1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公路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如公路面层施工时铲运机、平地机、压路机、摊铺机等。

施工期应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并做好施工机械的日常维护;合理确定工程施工场界和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尽量避免在施工场界内(150m)存在居民生活区;合理确定制定以施工便道为主的物料运输路线,避免运输路线穿镇过村,在途径村镇、学校附近时,做到减速慢行和禁止鸣笛;施工路段靠近村庄的地方,高噪声机械在夜间对居民的影响较大,因此施工期间,距路线150m以内的村庄,应在施工前做好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施工机械上采取消声降噪措施,同时在施工面与住户之间设置隔声屏障,确保施工噪声不对村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尽可能选在白天施工,在夜间22:006:00应停止施工等。

3.1.2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运营期环境噪声主要是交通噪声,项目在道路两侧种植高大乔木,减少噪声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超标居民点安装双层玻璃,噪声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可以接受。

3.2水污染防治措施

3.2.1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人员租住附近民房,不在施工现场食宿,施工期的废水主要为建筑施工废水和桥梁施工废水。

1项目施工期施工废水包括混凝土废水、泄漏的工程用水、混凝土保养废水以及施工过程筑路材料、挖方、填方、遇暴雨冲刷进入水体的废水。施工废水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为SS,因此在施工中应根据不同筑路材料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保护管理措施,尽量减少对水体的影响。注意施工期对路基的影响,避免冲蚀。在路面施工时,首先避免雨期或逆季节施工造成沥青废渣,其次应防止雨水冲刷,将沥青废渣冲入河流。

2桥梁施工中,主要是桥墩基础、墩身等工程将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目前桥梁施工一般都采用现代化机械作业和围堰施工工艺,对水流、河床基本无扰动,仅在施工初期构筑围堰场地会产生局部的河底扰动,因底泥浮起而使局部水体中泥沙等悬浮物增加。施工过程中应将从基坑开挖的泥沙运至陆上指定地点处置,严禁随意丢弃于河道内,防止其对置淤塞河道不利于暴雨时的行洪安全。桥梁施工时需要的物料堆放在两岸,若管理不严,遮挡不密,在雨季和暴雨期受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施工现场合理设置沉淀池,上述废水收集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废水经处理后得到妥善处置,不外排。因此项目施工期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3.2.2运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运营期污水主要为路面径流造成的污染。径流中主要污染物来源为过往车辆滴洒或泄漏的石油类。暴雨径流是运营期产生的非经常性污染,主要是暴雨冲刷路面,但在进入道路两侧边沟和集水槽后,经过雨水的稀释、沉淀、自净等一系列过程,污染物浓度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因此,不会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

3.3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3.3.1施工期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筑路材料的装卸运输、混合料的拌和过程、未硬化的施工便道有大量的粉尘散落到周围的大气环境中;

(2)建筑材料堆放时,尤其在风速较大或装卸、汽车行驶速度较快情况下,粉尘污染会更严重;

(3)沥青加热、搅拌以及沥青混凝土运输、摊铺过程中产生大量沥青油烟,其中所含的烃类、苯类也会对人体及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建议:

1)道路硬化与管理,施工场地的施工便道必须全部硬化处理;道路及时清扫时并采取洒水措施,任何时候车行道路上都不能有明显的尘土;

2)围挡的设置。施工期间,建筑施工工地在城市主要干道、景观地区、繁华区域,其边界应设置高度2.0以上的围挡;其余设置1.8米以上围挡;围挡下方设置不低于20厘米高的防溢座以防止粉尘流失;任意两块围挡以及围挡与防溢座的拼接处都不能有大于0.5厘米的缝隙,围挡不得有明显破损的漏洞。

3)裸露地(含土方) 覆盖。每一块独立裸露地面80%以上的面积必须进行绿化或覆盖措施施;覆盖措施的完好率必须在90%以上。覆盖措施包括:防尘网(布)、绿化、化学抑尘剂等。

4)易扬尘物料覆盖。所有砂石、灰土、灰浆等易扬尘物料都必须以不透水的隔尘布完全覆盖或放置在顶部和四周均有遮蔽的范围内;防尘布或遮蔽装置的完好率必须大于95%;小批量且在8小时之内投入使用的物料除外。

5)持续洒水降尘措施。施工现场每天洒水4~5天,保证地面湿润,不起尘。

6)拆迁现场由专人负责保洁工作,配备洒水设备,定期洒水清扫。

7)运输车辆在驶出工地前,应对车轮、车身等部位进行清理以保证车辆清洁上路,洗车喷静水压不低于0.5MPa

拌和站运行应采取的措施:

1)拌和站场地全部采取硬化处理,砂石料堆场上方设置顶棚,所有砂石、物料都必须以不透水的隔尘布完全覆盖或放置在顶部和四周均有遮蔽的范围内;防尘布或遮蔽装置的完好率必须大于95%。堆场四周设置雨水管道,防止雨天物料外流造成污染;

2)在堆场周围设置旋转式喷淋装置,定期对砂堆进行洒水降尘,使堆场表面含水率控制在8%左右,尤其在大风天气,加多洒水次数,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扬尘污染;

3)在堆场周围设置高2m左右的围墙,为尽量减少堆场产生的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装卸原料时尽量降低物料落差,以减少扬尘产生;

5)建设方应安排专人定期对每个收尘器进行检查,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生产并检修,以保证其正常生产,通过加强管理即可使该收尘器设备安全运行;

6)砂子和石子运输车辆要严密遮盖;

7)水泥、粉煤灰采用密封罐车运输,以减少原材料的散落。

3.3.2运营期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营运期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主要来自过往车辆所排放的汽车尾气、路面扬尘,主要污染因子有TSPPM10NOxCOTHC等。应采取以下措施减少营运期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加强对道路的养护,使道路保持良好运营状态;

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强执法力度,以减少尾气污染物的排放;

执行环境监测制度,定期对公路沿线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督,尤其对学校、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的监测,并建立环境质量报告制度,以便根据实际污染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不利影响;

做好道路两侧绿化带的日常维护工作。

3.4固废防治措施

3.4.1施工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工程施工期固废处置措施:施工场地应保持整洁、及时清扫,生活垃圾统一收集,由环卫部门负责清运处理;施工清理出来的弃土弃渣应在指定地点临时堆存并及时清运,工程竣工后,及时清理杂物,平整施工场地,尽量恢复到占用前的状态或按照该场地的所有者要求恢复平整。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钢筋、废铁料、废钢管等可回收材料应回收处理,减少资源流失。

1)建筑垃圾主要是由于工程拆迁产生的,对于建筑垃圾中的废弃钢筋、电缆及木料等由有关单位或个人进行分拣,把钢筋、木料、电缆等进行回收再利用;对砖瓦等块状和颗粒废弃物,可用于地基回填;

2)实施全封闭施工,尽可能使施工期间的污染和影响控制在施工场地范围内;

3)车辆运输散件物和废弃物时,必须做到转载适量,加盖遮布,出工地前做好外部清洗,沿途不洒漏。

3.5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3.5.1施工期生态治理措施

修筑道路的同时,大量农田被侵占,更需要大量的土石方,特别是取土困难的平原区,高填深挖使线路两侧局部范围已有的植被容易遭到破坏,地表裸露,土壤变得疏松,随着这种微地貌的改变,在降雨集中季节雨水冲刷作用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同时,由于工程施工占地,路线经过地区耕地及植被面积有所减少,机械碾压、人员踩踏,使土壤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较长时间不能恢复其肥力,非耕地植被自然恢复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从而使沿线地区的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3.5.2运营期生态治理措施

工程施工活动结束后应立即对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后,应立即开展路基边坡、中央分隔带等的绿化工作,绿化与景观相结合,按照绿化工程设计进行。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结论要点

G310中牟境改建工程的建设对改善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状况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项目建设期间可能会带来沿线环境质量下降等影响,但在采取相应的防治措后,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减轻或消除,开发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为环境所接受。综上所述,拟建项目不存在重大的环境制约因素,在严格执行工程环保措施,切实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讲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若想进一步了解工程情况,可在本公告发布后10个工作日内联系该项目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查阅《G310中牟境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注意事项

1、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建设项目所在地周边单位和群众。

2、征求意见主要事项:参与人员及辖区公众按公告提出的方式,针对项目建设及环保措施等方面向建设、环评单位提出建议或意见,建设、环评单位将认真研究、予以答复。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

公众可通过信函、电话或其他形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意见或建议。

1.项目建设单位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郑州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郑州市G107辅道郑州东站东侧

人:李主任

联系方式:0371-67173573

    编:450000

2.承担评价公众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位:河南油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址:河南省南阳市油田广西路

人:刘工                

联系电话:15324714082

    编:473132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针对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我们需征求您的意见,希望您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协助我们完成此项调查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本次公众参与征求意见时间为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

九、项目具体概况和内容见以下附件。

G310简本(作为下载附件).doc

   




郑州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